
班姓的來源 姓班的起源
班姓起源于羋姓。西周時楚王若敖(即熊儀)之孫斗榖於菟,生下后發(fā)現(xiàn)身上有虎斑胎記,于是取名為班,其子孫取其祖名為氏。班氏的歷史大約有2700年。
分布與遷移
宋朝時期,班姓人口稀少,主要生活在河南地區(qū)。
明朝時期,班姓大約有15000人,主要分布于廣西、河南、山東、福建。
當代班姓人口有27.3萬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21%,排在全國第二百六十九位。主要集中于廣西、貴州、河南三省區(qū),大約占班姓總?cè)丝诘?2.1%;其次分布于河北、山東、安徽、遼寧,這四省集中了班姓總?cè)丝诘?9.1%。廣西大約占班姓總?cè)丝诘?1%,為當今班姓第一大省區(qū)。
郡望與堂號
班姓的郡望是扶風(fēng)。班姓重要堂號有定遠、漢書。“定遠”堂號典出自西漢班超,其后人以其所封爵位名為宗族堂號。“漢書”堂號是紀念西漢班彪及其兒女班固、班昭三人的歷史功績,一家三人共同完成《漢書》,功德無量。
宗族先賢
《中國人名大辭典》收入班姓歷代名人17名,占總名人數(shù)0.037%,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百八十五位。班姓的著名文學(xué)家占中國歷代文學(xué)家總數(shù)的007%,并列排在第一百七十九位;班姓的著名美術(shù)家占中國歷代美術(shù)家總數(shù)的0.02并列排在第二百八十六位。
歷史上班姓的重要人物:西漢文學(xué)家班倢伃;東漢西域都尉,定遠侯班超,西域長史班勇,史學(xué)家班彪、班固、班昭;唐朝大理少卿班景倩,戶部侍郎班宏;清朝定北將軍、內(nèi)閣學(xué)士班第。